蔡英文總統在520就職時,宣稱將在10月舉行全國司法會議,以回應人民對於司法之不滿。轉眼已經到年底,新任的司法院正副院長也已就任,目前仍舊沒有聲息。但當前的執政黨與政府官員,卻又一再做出許多把法律當政治工具的言行。從黨產會整國民黨,到高雄市政府整麵包小販,蔡總統為郭瑤琪而批評法院,綠營人士用「訟海戰術」告馬英九等,這些會讓民眾懷疑,法律是客觀中立的嗎?
就以黨產會阻擋國民黨提款之事來說。坦白講,原本多數民眾未必同情國民黨。畢竟一般人總有營業用抽油煙機國民黨財大氣粗的印象,何況又不是自己受影響,所以不見得在乎國民黨被抄家。黨產會若具體指明最有問題的黨產,進行細緻的調查與處理程序,並真的揪出不法不義之黨產,或許還能得到跨黨派的掌聲。但黨產會不圖此舉,在沒有積極證據的情況下,凍結全部黨產,甚至連黨工的薪資都不允許支付,更跳過司法程序直接命令銀行拒絕支付。
if (typeof (ONEAD) !== "undefined") { ONEAD.cmd = ONEAD.cmd || []; ONEAD.cmd.push(function () { ONEAD_slot('div-inread-ad', 'inread'); }); }
這已經讓人有「黨產沙皇」,過分粗暴的感覺。更糟的是,當台北高等行政法院裁定暫停執行,並指摘原先的命令有違法之虞時,黨產會不肯修正原先粗糙的作法,卻玩了奸巧律師的招數:一方面硬拗說先前的函靜電除油煙機價格只是個通知,沒有法律效果;同時又作成一個內容類似的處分,繼續禁止銀行支付。這一切都只為了規避法院的裁定,就是要悍然凍結全部資產。現在已經有不少人同情國民黨了,何以致之?
如果今天顧立雄仍是民間律師,在為商業訴訟而鬥爭,那要出賤招就出,客戶開心就好。但現在他是負責執法的政府官員。掌握強大公權力的行政機關,在執法時必須更加謹慎,不宜給民眾「朕即王法」之印象。如果之前的處分,在內容上不妥,那就該改弦更張,而不是一面罵法官,一面規避,民眾恐怕會對黨產會的公信力產生疑慮。更糟的是,可能更強化了台灣民眾「法律乃強者之玩物」的刻板印象。使得法治建設、司法改革更無望。
民進黨還有人津津樂道,認為找了個大律師來當主委,果然很有律師風範。美國司法部在2003年時,曾經出具一份荒謬的法律意見書,為中情局虐待囚犯的行為背書。後來被揭露時遭到抨擊,司法部在法界與社會壓力下,致歉並且撤回該意見。該名撰寫意見的法律學者,離職後還遭到律師公會調查其是否違反律師倫理。就是因為公部門的法律人,必須客觀執行法律,而不是為滿足黨派利益而戰。
還有人說,當年國民黨也不顧法治云云。這個說法在當前執政者成天喊著「轉型正義」的時候更古怪:如果你們跟動員戡亂的國民黨一樣不顧法治,那有什麼好轉型的呢?你們憑什麼去追究數十年前的不當黨產呢?
許多民眾都還是秉持前現代的「法律是有權者之玩物」的觀念來看法律系統;而執政者現在成天用後現代的巧言怪招,來批評、規避或扭曲法律,以達成目的。請問,在這樣的氛圍下,司法怎麼改革?(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副教授)
(中國時報)
- Nov 11 Fri 2016 23:49
營業用抽油煙機 【老闆推薦】非常好用的油煙分離機廠商~~推薦
close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